肥妈向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9】二次进宫,最牛国医妃,肥妈向善,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来的人,是马氏。
“三婶。”李敏福过身,“三婶怎么来了?”
马氏笑嘻嘻地一屁股坐到榻上,一点都不陌生,对她说:“敏儿,你可是我老公的亲侄女,我怎么可以不常来看看你。”
如果马氏这话当真,母猪都能爬树了。
李敏温吞吞让人给马氏上茶,自己在一旁坐着。应付马氏很简单,以静制动,不说不做,马氏自己都会不停地说出来。
马氏吃了口茶后,果然马不停蹄地开口了:“敏儿,婶子我是想着,你过几日是要出嫁了,可是出嫁之后姑娘要做的事,面对些什么事,你母亲近来肯定忙得不可开交,不可能教你。”
也只有马氏这样认为了。谁不知道她李敏嫁过去嫁的是个死人,洞房花烛夜还用需要注意什么吗。皇帝都深知这点,安排十日认为一点都不仓促是有理由的。
“三婶是认为敏儿嫁过去护国公府之后有什么事需要注意的吗?”李敏也不马上驳斥马氏的话,马氏肯定还有什么话要说。
马氏舔了舔嘴巴:“你母亲给你做了衣服没有?”
说的是嫁衣。
嫁衣,李敏是见都没有见过。虽然,可以笃定王氏不敢在嫁衣上面做手脚,但是,确实也没有人来给她量过身准备做衣服的动作。
“敏儿,听婶子一句话,恐怕你母亲,是不打算给你做新衣了,打算拿旧嫁衣给你穿。”
拿谁的旧嫁衣给她李敏穿?
李敏只要一想,都猜得到王氏的把戏。王氏八成是预备拿她母亲的旧嫁衣给她穿,这样一来,一是说她孝顺,省去了银两,二是,恐怕这件嫁衣放在李大同那里,让王氏心头生刺。
这个王氏,还真是不怕得罪护国公府。
李敏琢磨着,王氏与护国公府之前也有什么恩怨吗?之前,李莹不是本要指给护国公府吗?
马氏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你母亲真做了这样的打算的话,到时候,护国公府那边撒气,肯定也是往你身上撒的了。”
“三婶说的是。”李敏对这点不可否认。
王氏这计是一箭三雕。但是,事情真有王氏想的那么容易吗?
屋里人说话的时候,绿鹦哥一直伫立在窗户的窗棱上听着,听到差不多了,拍拍翅膀回到主人那儿。
不用多说,王氏的打算让人震怒。
这王氏好大的胆子,真是敢不顾护国公府的面子做出这样阴险的事儿。
公孙良生皱起两条书生秀眉,偷偷瞅了眼朱隶的脸色。
朱隶朱唇轻启,冷笑一声:“以前,容妃娘娘在宫中受宠的时候,少不了在皇上面前提点华才人。如今,麻雀飞上枝条变成凤凰,护国公府是被狼心狗肺的咬了一口。”
“主子言之有理。”公孙良生想的是,护国公府在此之前,与王氏的关系应该是不错,否则,宫里的容妃,也不会主张将李莹嫁给朱隶。要知道,朱隶的王妃位置是个热饽饽,要不是朱隶在战场上出了事,没有姑娘家不愿意嫁朱隶的。
护国公府哪儿比不上皇室了。
这个尚书府的王氏岂止是欺人太甚,简直是,不知所谓。
以前,难道在不知不觉之中,护国公府和王氏之间是生罅隙了吗?
再退一步说,王氏这个做母亲的,做主母的,哪怕不顾及护国公府的面子,如此用心险恶对待一个继女,用旧嫁衣充当新嫁衣,要知道,这是一个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
这样的主母,能叫做主母?这样的母亲,能作为人母?!
“王爷——”眼看朱隶是少有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愠怒,公孙良生眉头皱的益发紧拢,说,“嫁衣的事儿,敏姑娘自然是不能穿旧嫁衣,要是真穿了她娘的旧嫁衣出嫁,她娘在九泉之下恐怕也难以瞑目。”
“你此话说的没错。她母亲娘家若是知道这回事儿,肯定更不会善罢甘休了。”朱隶深色的眸子里掠过一抹深思,偷偷给她换件新嫁衣是容易的事儿,但是,恐怕这事儿找徐家人商量后做决定更好。
公孙良生拱手之后,便转身出去,准备找徐有贞见面。
同在一个院子里,只有一墙之遥。朱隶眺望她的那扇窗户,想着过几天,她就要真正到他家中了。
为此,他黑黝黝的眸子一直望着她的窗,好像望眼欲穿的一汪深洋。
马氏来这儿给李敏报信,在李敏这儿拿了些药材。
念夏不禁在马氏走了之后念叨:“是亲戚就不用给银子了吗?”
这个马氏也真是的,小偷小摸不断,算盘打的挂啦挂啦响,肯定也是由于这点,让王氏嫌弃了她。
李敏换了身衣服准备回尚书府,听到丫鬟直言,说:“目光放长远点,姑娘。这话我已经说了多少遍了。”
一点的药材而已,到时候,迟早有用得上马氏的地方。
念夏点了头,出去给她准备轿子。
回到尚书府,那晚上,李大同与同僚吃酒,回到家时,醉醺醺的,倒头就大睡。王氏算计好了,没有把在百花宴上发生的事告诉给家里人,打算拖到个几天,等李敏嫁出去了,一切也就迟了。
念夏只觉得自己家小姐依然那个性子,好像波澜不惊的,在府里的时候,也是养生吃饭看书,让人着急。
结果,昨儿六姑姑拿了李敏开的药回家之后,遵从李敏的吩咐对卢氏说了。卢氏听说不用真饿到两天,心情一下轻松不少。李敏那计先重后轻的心理疏导法起了作用。
那晚上,卢氏喝了两次药,到第二天中午,病情已经大有好转,进食了米汤。想到李敏的好处,卢氏当机立断,准备进宫去给李敏邀功。
王氏想的,拖两天的计谋就此报销了。
卢氏入宫的时候,是在午时,据闻在宫里,被太后娘娘留了下来用膳。到了下午,西洋钟两点左右,宫里派出了人。
公公快马来到尚书府。
老太太还在屋里歇着午觉,李大同在衙门工作没有回家。王氏出来接待。
公公摆手,要王氏不用倒茶了,说:“太后娘娘想让敏姑娘进宫一趟。”
什么?!
出人意料的快!
卢氏的病不是怪病吗?怎能好的这么快!
王氏心里头打了下冷战,保持住镇定,对公公说:“敏儿出去了,这样,我找人去把她叫回来。”
公公一听,也怕她是故意拖延时间延迟,和她说:“这个,是太后娘娘的指令,还望夫人不要让老奴感到为难。”
“公公放心,我马上让人去叫。”王氏这边招待公公坐下,转身走到隔壁,对竹音说,“兵分两路,一路到二姑娘的院子里盯着,一路到宫里面找华才人。”
“奴婢都记住了,夫人。”竹音利索地往外跑。
李敏就在尚书府里的院子里,今日并没有外出。
念夏也是时刻注意府里的动静,听说了宫里公公来人了,马上走出去探望情况。
李敏睁只眼闭只眼。
宫里的公公在大堂里坐着,等的有些不耐烦,由于上次来过一次,这个公公记忆好,是记得李敏和李敏身边的人。在念夏从大堂前面穿过的时候,公公站了起来,喊:“你过来!”
念夏一溜小跑到他面前,鞠躬:“奴婢给公公行礼。”
“你是你们家二姑娘的小丫鬟吧?”
“奴婢是二姑娘的丫鬟。”
“你家二姑娘呢?”
“在院子里呢。”
好这个王氏,还真的是——幸好他多了个心眼。
公公在心头转了个心思,对念夏说,“你将你们家二姑娘带到门口,说是杂家奉了太后娘娘的旨意,要带她进宫一趟。”
念夏听见这话,喜悦地要跳起来:李敏的机会来了!
转身跑回小院子和李敏说。
李敏听见太后召见,虽然是意料中的事,毕竟卢氏欠了她这个人情肯定要还的,但是,貌似快了些,比她想象中快。
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敏还未见过,有关太后的传闻听的也很少。只知道,这个太后,是万历爷的母亲,万历爷今年都六十了,太后娘娘算长寿的了,要七十多了。
李莹上次见过太后是得过赏赐的。
思及此,李敏不敢怠慢,这回换了身衣服再出门。
王氏在厢房里布置完事情,焦急地等待宫里大女儿回话时,却突然听守在门前的小厮跑回来说,说李敏坐上宫里公公的马车,进宫了。王氏顿时气得大发雷霆,摔烂了杯子说:“怎么办事的!”
随之,跌坐在椅子里,此时此刻,也是束手无策了。
公公带了李敏从神武门进宫,这条路之前李敏到了这里见皇上的时候来过,还认得。但是,这回不是去见皇上和皇后,要见的是太后。太后娘娘的宫殿在西边不在东边。公公领她进了门不走御花园之后,以后的路李敏都不认识了。
走到半路,前头忽然来了一个宫女。
看这个宫女貌似有些辈分,年纪比念夏大,脸蛋秀丽,举止端庄。
公公遇见她,停住了脚。
宫女走到公公面前,互相打过了招呼,说:“我家小主子听说家里来人了,所以让奴婢过来问问。”
原来,这个宫女是李华的人。
念夏在李敏背后嘀咕,意思是说,这人是李华从尚书府里带进宫里的杏元。
李敏对李华的印象不深,前世那个人给李敏余下的记忆里面,只有李华一些背影。这个李华,在府中身为大姐头,向来很自傲。不像李莹偶尔还会做作样子到她那儿去坐坐,似乎只有她这个妹妹去姐姐那儿坐坐的份。
李华入宫以后,一直混的都是出类拔萃,升的也比一般秀女的路快的多,顺畅的多。
此刻,李华突然派人到这里来堵她们的路,肯定是王氏之前已经派人进宫报信了。可是,李华如果想阻拦他们见太后,恐怕也不容易。
公公先说了:“太后娘娘要见敏姑娘。”
“我家小主子都听说了,因此,想在家里妹妹见太后之前,与妹妹先见一面。诚然,二姑娘一直深居家中,从未见过太后,小主子是担心妹妹见了太后礼节不周,想指点下妹妹。还请公公成全。”说完这话,杏元向公公深深一拜。
公公望向了李敏,这毕竟是她们两姐妹之间的事了。太后娘娘要见李敏,即便李华肯定也不敢拦着,最多拖一拖时间。
李敏当然不会同意,拖一拖,等于是夜长梦多了,早点见到太后总比见到好,何况,这个李华必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对公公说:“臣女深恐让太后娘娘久等,如果太后娘娘怪罪下来的话,臣女更唯恐牵累到宫中的姐姐,还请公公带路。臣女见过太后娘娘以后,再与姐姐叙旧。”
既然李敏做出了决定,公公白眉下一双睿智的眼神眯了眯,回头对杏元说:“就这样,把话回复给你小主子吧。”
杏元退后两步,给他们让路。看着李敏跟着公公往前走,后面还跟了个小跟班念夏,嘴角为之一勾,阴森森道:“幸好我家小主子早料到你会这么说的了。”
太后娘娘的宫殿叫福禄宫。
卢氏进宫后,没有见女儿,直接来见太后,在福禄宫吃过了午饭以后,一直陪着太后。此次来,她不仅带了自家培育出来的一些菊花新品种,一盆盆剪裁好了,放在太后的面前,让太后挑出真正的花中之王。到时候,再在自家府中培养多些这种花,让人作画,送进宫中让太后一饱眼福。
太后对现今的皇后一直也还可以,对皇后娘娘娘家的人,态度也就不差。
然而,卢氏这次得以在太后这里留膳,更重要的不是自己带的这些秋菊讨好了太后,还是她带来的李敏的字。
太后据说年轻时一样是个才女,在宫里得以一路高升到太后一职,与喜欢琴棋书画可以说不无关系。
后宫里,美女成群,长得漂亮的女子比比皆是,想要获得皇上的垂怜,没有点异类的小心思怎么行。
太后与万历爷一样,喜欢书法。总觉得写的好的字,比画作更赏心悦目。汉字的优美,在于简练和完美的兼具,没有比汉字更美的画作了。
可是,太后的这点小喜好,真不是一般人能揣摩出来的。像李莹选择了作画,可见是押错了宝,把机会拱手让给了李敏,本想给李敏弄个绊脚石,结果砸了自己的脚。
李敏写的小楷,字体秀丽,自有一股脱俗的风骨,太后一见,喜跃于表,手里拿着未裱的宣纸,迟迟未曾放下,众人所见,都知道她对这幅字是爱不释手了。
卢氏也聪明,见太后喜欢,立马在旁边说:“太后娘娘若喜欢的话,回头臣妾让人裱了它,再送进宫里给太后挂上。”
“嗯。”太后说,“这个字,不止写的好,这个诗,也作的好。”
昨天百花宴的时候,由于李敏的字体与众不同,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李敏的字体吸引住了,倒是,很少人去注意到李敏写出来的诗作。
像卢氏之前就没有注意到,现在听太后一说之后,后知后觉,马上凑上前去看。只见李敏做的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