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4章 三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抗战之红色军神,心上雪,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抗战之红色军神最新章节!
344章三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
中国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北半球”,但中国似乎没有一点北半球国家的气魄。后世的“南北对话”,中国只能是居于“南方”,后世呼吁“南南合作”,实际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要相互合作。
直到武爱华穿越之时,中国也没有摆脱这种“角色定位”,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因此,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海洋战略”,不要说在大洋里乘风破浪,就是家门口的几个内海以及内海中的岛屿,也时常被人上门欺负。
可以说,虽然后世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中国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个“大国”,但却没有人认为是个“大国公民”,因为中国人只要走出国门,就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有些因素不谈,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实力还算不错,譬如陆军就比较不错;但在世界共有的舞台,譬如几大洋上,几乎难以见到中国的力量。
这种情形的出现,与当时的国力不强有关;但与国家的“战略”更有关。如果说因为什么主义的问题让全世界都来围堵中国,那么,苏俄呢,别人为什么敢在世界上叫板?
其实,除了苏俄的实力强大之外,可能与“战略”有关。苏俄人不但特别重视侵占陆地,同样也喜欢纵横海洋。只要认真研读俄国的扩张历史就知道,这个几百年前的莫斯科内陆的小公国,经过几百年的努力,硬是获得了北冰洋、黑海,以及太平洋的出海口。
也是因为这些想法与理念,武爱华在实力初具之后,不喜欢在国内用兵,而是将军事战略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考量。而《北极光计划》只不过是武爱华全球战略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
与芬兰签定“友好互助条约”之后,仅仅三天时间,第一艘万吨级商船满载着军事物资就从广州出发,直发赫尔辛基去了。
当芬兰收到这些军事装备后,武爱华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战争”中,苏俄的日子将比历史上更惨。
1939年10月,德国和苏俄共同瓜分了波兰之后,世界局势陷入了诡异的平静状态。虽然英、法等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实际上是宣而不战。
德国不是不想再进攻,而是要将波兰消化之后再进攻;但苏俄却不顾是否消化了波兰,而急急忙忙将枪口对准了芬兰。
芬兰虽是小国,但他的总统曼纳海姆却是一个极其英明的领导人。从苏俄提出要求交换国土的那一天起,曼纳海姆就知道芬兰与苏俄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曼纳海姆一面在国内加紧征召士兵备战,一面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但是,德国因为与苏俄签订有秘密协定,不能公开支持苏俄,而英法两国则附加了很多另外的想法,虽然多少也有一些援助,但这些援助到来的时间却已经是1940年2月,而那时芬兰已经弹尽粮绝,无力再战了。
东方中国的援助,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条件,但整体上却比英、法两国温柔多了,完全在芬兰政府承受的范围之内。
1939年11月12日,苏芬谈判破裂。
同一天,中国的万吨级商船“平安号”抵达赫尔辛基。
1939年11月30日,苏俄军队23个师共45万人突然从三个方向攻入芬兰,并迅速抵达芬兰著名的国防线曼纳海姆防线。
这场战争的开局与历史上完全一样,苏俄军队遭到了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并让其损失比历史上更加惨重。
在冬季战争的最初一个星期,也许是因为各战线指挥官不喜欢陌生的武器,芬兰军队并未动用来自中国的装备。
当时间推移到12月下旬,双方事实上忝袭扰战后,经过中国闪电特种部队教官紧急培训的一个芬兰侦察营,开始进入深入前线对苏俄之补给线、兵战、士兵营地等进行袭扰。
而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这个侦察营陆续传回的战报就让这些骄傲的芬兰军官低下了骄傲的头颅。750人的侦察营,连续作战72小时,击毙苏军4700余人,炸毁或烧毁苏军坦克75辆,弹药物资1200吨,还狙杀了1名苏军副军级指挥官和1名正师级指挥官。而芬兰侦察营只付出了17人的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