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益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太监挑灯拔火皇后酖酒身亡,元朝帝国风雨,蒋益文,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文宗图帖睦尔在老婆面前还故作姿态,欺世盗名误,真会做戏。他对卜答失里皇后说:“在你看来,一定要处死八不沙皇后,但是对我来说。又于心何忍?我宁可让别人去处死她,我却不好亲自出马,对她赐死!”元文宗图帖睦尔这分明是对卜答失里皇后面授机宜,提醒她,让教她伪造诏令,加害八不沙皇后。卜答失里皇后也心知肚明,默默无语,在心里慢慢思考收拾八不沙皇后的计谋。
到了第二天,元文宗图帖睦尔。照例如今群臣,举行朝会。卜答失里皇后在皇宫里紧锣密鼓地加快行动,她在后宫里召见太监拜住,和他秘密商议,并把元文宗图帖睦尔的意思转告了他。太监拜住听了,立即明白其中的含意,他假惺惺地对卜答失里皇后说:“皇上的心地真是太仁慈了,看来这件事只能由皇后你作主了。”卜答失里皇后欲擒故纵。假装问道:“你的意思是叫我去杀她吗?”太监拜住说:“你老人家误会了,你只是请皇后传一道密旨。只说是皇上有命令,赐她自尽,她穷途末路,还能向何人去说?只好乖乖地自死罢了。那样不就轻而易举地完事了吗?”卜答失里皇后对此还不放心,问他说:“事情真有那么简单,那样完全可以达到目的吗?”太监拜住说:“那有什么不可行?决不让皇上为难。又能彻底消除后患,岂不是两全其美?”卜答失里皇后还是心有余悸,对他说:“好吧!这事儿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就给我小心地行事。把事情办好好,干净彻底,不留把柄,你看何如?”
拜住立即心领神会,告别了卜答失里皇后,退出了后宫,他仿照皇上的口气,写好了一道密旨,亲自携带着酖酒,径直向八不沙皇后的住处走来。当时八不沙皇后刚刚起床,梳洗完毕,她突然看见拜住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突如其来地喝令她跪下,听候皇帝的圣旨,她不禁心怀恐惧,浑身不禁颤抖起来,知道来者不善,恶运降临。
太监拜住面对八不沙皇后怒目圆睁,大声喝斥说:“你磨磨蹭蹭地做什么,还不赶快跪下,接受皇帝的诏令,皇帝还等着我尽快回复诏令!”八不沙皇后穷途末路,知道末日已经来临,也实在无可奈何,只得遵从命令,向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听拜住宣读皇帝的诏敕命令。诏令中说她居心险恶,图谋不轨,阴谋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罪恶深重,应该予以恩赐自尽之类的话语。八不沙皇后听了,犹如五雷轰顶,顿时捶胸顿足,放声痛哭,一边哭泣,一边申诉说:“你们这般丧尽天良的东西,过去残忍地杀害了我的先皇,今天又对我下毒手,又要杀害我,我死了以后,也必然会变成恶鬼,来要你们偿命,让你们不得好死!”
八不沙皇后说到这里,立即从太监的拜住手里,一把夺过酖酒,昂着头,把一坛酖酒一饮而尽。须臾之间酖酒毒性发作,八不沙皇后七窃流血,倒在了地上,拜住站在旁边,冷眼旁观,任由她竭斯底里地尖叫着,很快地在绝望中死去,立即离开那里,回报卜答失里皇后。卜答失里得知八不沙皇后死去,心里很是快慰,比夏天里喝了一大杯凉水还爽快。
元文宗图帖睦尔听说八不沙皇后死去的消息,只是对外说八不沙皇后是患暴病身亡,元文宗明图帖睦尔知道,事情远远没有完结,重大的灾变可能很快就会发生,但是根绝了后来的祸根,心里也感到异常惬意,至于将来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只得顺其自然,听天由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其实元文宗明图帖睦尔是元朝残酷无情的皇帝,他连长兄都能残酷地杀害,何况他的嫂子呢。
八不沙皇后被强迫喝下的鸩酒,是一种很致命的毒酒。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当年吕不韦被秦王赐死之时,他就是喝了鸩酒,据说鸩是一种鸟,羽毛有毒,足以致命。
鸩鸟在水中洗浴,其水即有毒,人若误饮,将中毒而死。自有此传说后。人们因惧怕中毒而不敢轻易饮用山林之水。有记载说,“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处,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鸩鸟食水之处,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为鸩食蛇之故。”因为鸩鸟吃蛇的缘故,强调了一物克一物的仁义思想。但总体上说,鸩鸟是克不住的。因为它俨然已经成为权力和复仇的使者。它必须持续飞舞在激烈的**风浪里,使命一当传达,就不可能停止,逢人杀人,逢鬼杀鬼。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但考虑实际情况,估计这只是传说,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比鸡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道士做法时的“禹步”经考证即为对其捕蛇时动作的模仿。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鸩鸟最可怕的地方自然是它的羽毛。鸩酒,也叫酖酒,早在《左传》中就已提到。用鸩鸟的羽毛划过酒。酒即含有剧毒,就是鸩酒,饮之令人立即毙命。鸩毒毫无颜色和异味,毒性却能够尽数溶解于酒。当然这只是个被夸大了的传说,事实上有许多毒酒并不是仅仅用鸩的羽毛划过的。而是在酒中同时掺入了某种毒物,例如乌头、毒箭木、毒芹汁等,不过人们习惯上也都叫它鸩酒。
但是鸩酒不是可以随意配置的,这需要技术精湛的医士出面,从而分化为一个阴鸷的职业,叫“鸩者”。这些制造毒药的天才在犀牛角、兽皮的保护下,也是颤颤巍巍地接近尤物,稍有不慎,即会引火烧身。古籍上有很多关于以鸩酒赐死和饮鸩酒自杀的记载,据传说,南唐皇帝李升顾虑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想诛杀之。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周本察觉了皇上的意图,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说:奉给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当即色变,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为帝王演戏奏乐的优人申渐高见此情景,一边跳舞一边走了上来,接过周本的酒说:请皇上把它赐给我吧。说毕,一饮而尽,将杯揣在怀中走了。李升立即暗遣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未等药到,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原文虽未说明脑裂的详情,但听起来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黑鸩为鸩鸟中最为稀少的一种,其毒性强而难发,这种引而不发的性质就像它所具备的深厚功力,待当事人的想象力和恐惧感挥发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一发则动全身,发则无药可救,无怪此物一旦侵人头皮之后,非数月甚至一年之久毒性才始行发作。
普通鸩毒人一旦饮下就行将发作,其性急而有治,且易辨别,黑鸩毒性缓而难察,直至慢慢地将人血化尽,其毒一旦侵入头皮,即可寄生在发根之内,使这黑丝维持原毒不绝,而且使当事人觉查不出。
由于鸩毒的残酷性实在太过彰显,仁者一直反对使用这种奇毒。战国时,楚国的使者驸马共前往巴国,途中见到一人挑着一担下了鸩毒的酒正欲谋财害命。驸马共请求买下毒酒,但所带的钱不够,驸马最后把自己的马车也一并给了对方。东西到手,他立即把鸩酒倒入江里。这个故事,被作为宣传仁慈的例子广为流传。
在晋代,朝廷曾下令严禁鸩毒,并不准鸩鸟过江。当时石崇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时,曾经捕获了一只鸩鸟雏,交给后军将军王恺养护,司隶校尉傅诋立即向朝廷告发了此事,朝廷下诏宽宥了石崇,但命令立即把鸩鸟当众烧死。东晋升平二年,即358年,王饶竟然向朝廷进献鸩鸟,晋穆帝司马聃大怒,下令把王饶鞭打二百,并把那只鸩鸟当中烧死在京城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这些仁义皇帝的围攻之下,鸩鸟自然是越杀越少;另一方面,心如蛇蝎的统治者一直大力弘扬毒文化,鸩鸟面临绝境,直至湮没在飞禽的最高空。(未完待续。。)</d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