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7章 诸侯动态,重生关云长,白氏传奇,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付此事就看主公怎么想了,主公也可不必理会此事跟关羽一样休养生息,主公也可以对此不屑一顾置之此事于不顾厉兵秣马,突发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洛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过我想关羽是一个精细人定然有所防备。奇袭的把握不大,但主公可以故作攻之,转移关羽的注意力让他不能安心改革,我想这是主公应该做的,但主公万万不可做的就是按照檄文所说攻打袁绍,那样的话就中了关羽的圈套了!”郭嘉对曹操分析道。
曹操闻后捋了捋胡须道:“知我者奉孝也!纵观当今天下,虽然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不过细细算来最有实力的不过袁绍、关羽与吾耳,这三者中实力最为强盛的当属关羽也。袁绍为人多谋少断不足为虑,吾的心头大患其实不过关羽一人也,吾与关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较量过几次,此人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素有大志武力过人,而他又广聚人才礼贤下士,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王者之风,这个人未来正是我们的敌手,如果关羽这次改革成功无异于猛虎添翼也。势必扫荡四方,所以要阻止他改革成功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单凭我们一支力量攻打关羽,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而且会损失惨重,关羽也不会因此停下改革的步伐,毕竟洛阳易守难攻,关羽分兵就可以将我们抵住。凭借洛阳关隘的优势足可以抵挡我们的锋芒,所以现在我唯一的出路就是汝所说的,与其做无谓的事不如脚踏实地发展农业生产,我今年也要准备在徐州发展屯田,其他地区也要陆续展开。”
“主公分析有理。关羽不急着扩张而是选择改革做内功,短时间看似低调其实不然,他这是在为未来打基础做准备,主公要想在未来跟关羽打持久战不如也这么做,现在我们辖兖州、东郡、青州、徐州广大州郡,地域不可谓不辽阔,此乃是主公与关羽争霸之资啊!主公可要好好利用啊!”郭嘉接着劝道。
曹操叹了口气道:“本来我想利用关羽无暇东顾这个关头去消灭淮南的袁术着,看来也只得放一放了!”
“主公切不可这么做,袁术在淮南也是有相当实力的,主公要灭掉袁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俗话说铲兵一万自损三千,就算主公利用一年的时间拿下了袁术,自身也要损耗不小,到那个时候关羽缓过劲来必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蚕食周边,他会很轻松的从主公手中将胜利果实夺去,甚至连主公的根据地都要殃及,如果是这样主公不可谓不危矣!”郭嘉接着分析道。
曹操点了点头:“奉孝分析的有理,袁术就留给关羽吧,我们先强大起来再说!”
曹操计议已定遂放弃攻打袁绍按兵不动继续发展他的屯田事业....
再说袁术居然也收到了朝廷的檄文,檄文要他发兵攻打曹操,檄文称朝廷将那部分需要缴纳的钱粮给他,如果他按照旨意行动,袁术看完诏书,心中不禁盘算看来这买卖值得啊!曹操小子地广人多是块肥肉,上次说要给的一直拖欠,这次朝廷都支持我向他讨要了,看来我不发兵都不行了,袁术当即召集文武群臣商议此事开来。
袁术首先将情况向部下做了一番通报,谋士杨弘闻后荐道:“主公要三思而后行啊!曹操毕竟不是一般的诸侯,兵多将广如果贸然对决胜算的把握能有几分?”
“汝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现如今我坐拥淮南如此广阔土地,难道还怕他不成?”袁术不忿的说道。
杨弘闻后眼珠子一转道:“主公若要做此事可先礼后兵!”
“如何先礼后兵?”袁术问道。
杨弘接着说道:“主公可以先书信一封给曹操信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一下交代,如若曹操不予兑现这个我们再发兵讨之不迟!”
袁术闻后眼睛里放出狰狞的目光:“就依汝之计策行事!”
袁术当即确定了行动当即草拟书信并派出使者通往曹操处。
却说江东的孙策也再次收到了朝廷发来的一纸诏书,诏书说的很明确当前拒绝缴纳钱粮的首当曹操,希望孙策能响应朝廷的号召讨伐曹操,如果孙策出兵,朝廷将酌情将附加到头上的赋税予以免掉作为出兵之资。
孙策当即接了诏书甚为不悦。前番朝廷一纸诏书向他征缴钱粮,他没有理会这茬儿以为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朝廷还惦记着这事居然再次发来诏书,这次要他出兵攻打曹操,但自己与曹操元日无怨近日无仇,难道就这么贸然大动干戈?想自己筚路蓝缕创下今天这份基业。朝廷没帮上半点忙,现在自己发迹了朝廷倒想起自己来了,居然向自己伸手了,孙策越想越生气。
前番自己拒绝了朝廷的旨意,朝廷看来原谅他了,如果这次他仍然不奉召即行的话那么朝廷必将记上他这一笔,其实自己没必要得罪朝廷,确切的说是得罪关羽,不过关羽这条件却也够劲了。曹操这不是一般的对手,手下兵多将广,治下土地辽阔富庶乃是一个十足的实力派,一旦交兵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孙策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召集手下文武商议起来,当下孙策帐下两个重要谋士一个张昭另一个张纮纷纷献计开来,张昭生于15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张昭善隶书,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
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州里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后经好友赵昱援救才被释放。即使这样,在陶谦病逝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随其他难民逃到江南,受到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这足可看出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当时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张昭外表持重,有使人震惊的气势。
这张纮(hong)生于公元153年,字子纲,广陵人。东汉末年文学家、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他为掾,他都拒绝应召,避乱来到江东。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便投靠了孙策。
孙策上表任他为正议校尉,后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孙策闻后对此并不理会,仍然我行我素,不过张纮在孙策帐下仍然是难得的谋士。
当下孙策将二人招至帐下将情况对二人做了一番通报,张昭谓孙策道:“主公这么多年来一直疲于征战如今夺得江东大片土地,功成告一段落,主公有了土地有了臣民但现在就缺少一个名分,急需朝廷给个名分,这样主公方能威仪四方,治下百姓方能认可,现在朝廷加封主公为镇东大将军,实乃是雪中送炭啊,主公切不可失去这个机会啊!”
“话虽如此然要我们出兵攻打曹操,我们与曹操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如果我们贸然兴兵岂不是要结仇于曹操,那么日后我们之间的矛盾岂不是难以化解?”孙策说道。(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