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懒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五一章 真相,回到过去变成猫,陈词懒调,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回到过去变成猫 !
撒哈拉这家伙记仇。
平时的撒哈拉看似很好相处,跟大院很多孩子也玩得起来,可一旦惦记上谁,那估计得惦记很长一段时间,这是郑叹认识撒哈拉这五年多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现在的情况看,那几个人不知道什么地方惹上撒哈拉了。
很多动物对人的印象深刻并不一定只有相貌,还有声音和气味,不管哪种,撒哈拉是记上那三个人了。
郑叹不是撒哈拉,也不懂狗语,只能从这几年对撒哈拉以及大院里其他狗的了解上,从它们的行为中粗略解读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却并不能知道事情的缘由,想要了解的话还是得自己找。
想着最近反正没什么事,小郭那边元旦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也不忙,所以郑叹有时间在学校遛。
撒哈拉刨了会儿土玩之后开始无聊,现在冬天也没什么蚂蚱之类的昆虫让它解闷,乱刨那些用来绿化的花草是要挨骂的,所以只能刨刨土,现在刨土刨饿了就打算回家,一点都没有惹祸的自觉,它也压根不知道自己可能会给主人和主人相关的一些人带来麻烦。
肚子饿了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得回家,回家之后就开始叫着催食,这是每一只城市里家养宠物的生存要领。
看着撒哈拉往大院那边走之后,郑叹没有跟着回去,而是返回到刚才撒哈拉推人家车的地方。现在那里已经没有人围着了,来去走动的人也压根不知道刚才这里发生过一起狗推人的事件。
郑叹找了找,没看到那两男一女,看时间差不多就回去了,回去晚了他也得挨批。
第二天,郑叹趁家里没人的时候打开了电脑,看看楚华大学的校论坛。事情闹得大不大,只要看校论坛就知道了,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那些学生们有点啥事就放到论坛里去讨论,买车讨论,买耳机讨论,连臭脚丫子用啥药水也能讨论个几百帖。即便现在是期末考试期间,论坛里照样热闹,甚至比平时更甚,卖作弊器的,兼职黄牛党卖火车票的,组团拉人一起回家的,应有尽有。
郑叹上网不知道干啥的时候就逛逛校论坛。
翻到相关讨论区,郑叹一打开那里就看到一个热议的帖子,点开之后,撒哈拉那个逗比的照片就放在那里。是撒哈拉昨天推人的时候周围一个学生抓拍的,拍摄效果并不好,但熟悉的人能够很容易就辨认出撒哈拉来,毕竟,在学校里。三血脉长成这样的狗也就这么一只,其他养哈士奇和拉布拉多等的都比较纯。
发帖子的学生是昨天的路人之一,平时就比较爱在校论坛里混,他说昨天和同学准备出去买东西的时候目睹了一只狗将一位骑自行车的妹子推倒的事情,拍照的就是他同学。言语之中透着对校园这起事件的不满,担心这狗有病,会伤及学校其他同学。实在是个危险因素。
下面很多人回帖,里面有不少认出撒哈拉的人,还扒出了撒哈拉的主人阮英以及阮英他爷爷阮院士的资料。
自然少不了一些冷嘲热讽的人。
“这事得去保卫处反应吧?”
“反应什么呀?没看人家的爷爷是院士吗?”
“阮院士是谁?很牛吗?”
“楼上的哥们儿平时没听过校广播?大名鼎鼎的阮院士不知道,这位出现频率挺高的,这个讲座那个讲座,成就一大堆。名人啊,就算是我导师站在人家面前也得装小孩。”
“有个词叫狗仗人势。”
“下次网上评教的时候直接给差评!”
“或许这其中有误解呢。”
“屁的误解,听说那狗平时就比较疯。”
“哎,阮英现在还教我们呢,挺好的一个人。不过阮院士就不知道了,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有啥样的狗必有啥样的主人。对阮院士的印象一下子掉到负值了。”
“一堆loser,有种你们当着人家的面说,在这儿唧唧歪歪,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找老师套套题,挂科了打算明年跟师弟师妹们一起上课吗?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取消的补考政策,艹的!”
……
帖子后面大大的“hot”字样显示着这个帖子关注的人不少,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郑叹意识到这次撒哈拉估计真闯祸了,里面很多学生压根连事情的起因都知道的就在那里起哄,估计是期末考试期间的原因,有些压力大的人就直接在这儿找乐子了。
别看只是一只狗,有时候很多事情,爆发只需要一根不起眼的导火索。
可惜狗不能言,撒哈拉就算真的有委屈也说不出来,阮英也只能去给人家赔罪。现在还扯到阮院士了。
上层有上层的博弈,别看阮教授是个院士,这学校也不只这么一个院士,也有敢跟阮院士对着干的,这帖子里就有不少是其他派系的。
搞研究搞不过就搞“战略”,这是一个普遍的让人很无奈的现象。
关了电脑,郑叹来到撒哈拉他们那栋,在楼下还能听到撒哈拉从鼻子里发出的呜呜声,听起来那是相当的委屈,可惜现在也没办法,将它放出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
中午的时候,郑叹就听到大院的人议论说撒哈拉被阮英关起来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放出来,阮英正在找人道歉。
郑叹下午去了昨天撒哈拉往自行车上撒尿的地方,没有带尿骚味的车,估计已经被那两人卖了,等了半天也没见到那两人。
接下来几天郑叹就在学校里转悠,专找那三个人,终于有天被郑叹看到了,不过并不是在学校里面,而是在校门口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