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烟枪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二章 立国大典,三国小兵之霸途,一级烟枪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章节!

在确定新汉朝宣布改国号正式宣布大汉****立国的日子之前,刘易便已经着宣传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个日子公告天下。如通过朝廷官府的布告,以及新民报等等的方式,宣告天下。

公元一九七年十月一日的这天,将会如后世的那般,定为国庆日。这天,将会举国同庆,也将会进行一次无比盛大的阅兵仪式。

没错,就是阅兵仪式,借此机会,让天下百姓都能够亲眼见式一下新汉军将士的雄姿。

当然,这一天,将会是刘易等一众朝臣都非常忙碌的一天。

首先,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由一众内侍大臣,请出了少帝与献帝,然后包括了皇太后何婉,以及少帝皇后、陈留王王妃,等等,外加上满朝文武,一起先到离皇宫不远,不久前赶工修建起来的天坛去祭天。

刘易自然也少不了要全程陪同,不过,主持仪式的全由一众老臣来主持。

祭天仪式,盛大又隆重。由卞玉、来莺儿等女所成立起来的皇家歌舞团的成员,一起为这些仪式奏乐。

如果按照以前旧朝的一些祭天仪式,是很慎重,不会让一般人靠近的。但是,现在所新建起来的天坛,是开放式的,除了中心地带,会有精兵护卫,不让一般人靠近之外,稍远一些的天坛祭坛的外围,是可以让人前往观礼的。

所以,虽然离天亮还很早,但是。在外围早已经围满了百姓,他们在远处观礼。见证了祭天仪式的全过程。

由内侍大臣闵贡宣读了一般人都听不懂的祭天祝文,再由少帝、献帝等领头跪拜。

在完成了祭天仪式之后。便是祭庙仪式,这个,得要赶到西山皇陵去祭拜的。

无论是祭天还是祭庙,其实都是一种仪式,一种祈祷的方式。大致的意思,也就是说要祭告天地,祭靠先祖,在大汉大乱之后,由新汉朝一统了江山。将新汉朝的国号改为大汉****的国号,祈求上天,以及汉室刘氏先祖庇荫新成立的大汉****福泽悠长,保佑大汉从此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还好,洛阳城离西山皇陵并不算太远。现在,从洛阳城到西山皇陵的路段,也修整得非常的平整,特别是在南洋热带雨林找到了勉强可以代替橡胶作用的植物树脂之后。根据刘易所提供的制造橡胶皮的方式,已经勉勉强强能够生产制造出一种相对可塑性较强又稍为坚韧的橡胶皮。这种橡胶皮,自然是被刘易拿来先在自己家里用的马车以及皇室成员所用的马车轮上试用。不想,这个效果非常的好。让马车的速度要比纯木轮、铁轮的马车快得多了。

在到西山皇陵祭完庙返回洛阳之后,天色才真正的大亮。

这些祭天祭庙的事,其实都是一些老臣要坚持的一些立国的传统流程。无论是刘易还是一般的百姓,都不会太过在意。真正在意的。是朝廷所宣传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此际无论是谁。都想看看大汉****的大汉军马的威武雄姿,以及,想听朝廷册封大臣大将的任命。

这一天,朝廷上下,人人激动万分,人人满心期待。

几乎是全城的百姓,早早就已经起来,在祭天祭庙期间,他们这些没有前往观看祭天,没有追随一起前往西山皇陵观看祭庙的百姓,人人都蜂拥着赶往皇宫大门之前,在皇宫大门的广场外占据着观礼的位置。

当然,人太多了,皇宫大门的广场外,是不可能站立得下那么多的百姓的。但是,关于这次的盛大典礼,朝廷也早有安排,并且,也制定了大军巡城的路线。

到时候,军马会从西山军校的大校场,列队行军,从城西城门进入,沿着城西往东的主城道,到达皇宫大门之前的大校场,每一军经过,都会在此向皇宫城门楼上的皇帝及太傅致敬,随后展现一翻他们的雄姿,待介绍完以及封赐授旗之后,此军便会绕着皇宫城外的环城大街巡行,到东面,再转向巡到城南主街道,从城南大门出城,完成这一次的阅兵典礼,绕回西山军校大校场,或者返回他们的军营。

刘易与所有参与了祭天祭庙的文武百官,就在皇宫偏殿用了早膳,便陆续登上皇宫大门的城楼。

这个时候,全城到处彩旗飘飘,人声鼎沸,当真是满目喜庆。

当刘易与皇帝及众臣众将盛装出现在皇宫城楼的时候,山呼海啸的声流扑面而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

无论是官兵还是百姓,齐都面向皇宫城楼跪拜,气氛热烈。

一身黄袍,头戴垂珠皇冠的少帝,看到万民齐拜的盛况,他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还有一身蟒袍的献帝,身穿宫装凤袍的太后何婉,以及同样是宫装盛装的万年公主、阳安公主、益阳、长社等等,她们看到万民齐拜的盛况,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这种汉室再临天下,受万民膜拜的荣誉感,让她们不自觉的哽咽。

要知道,当年先帝在时,似乎都还没有如此的盛境。在董卓入京之后,她们都无比的失落,为汉室的衰微而感到绝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兽

当时明月在

猪星高照

蛮民

超能强卫

彦小六

采花球王

球王BOSS

都市大天师

梦青丘

官医

耳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