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战隋,猛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十三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向沉默寡言,但他常年扈从李风云左右,见多识广,渐渐也能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心思。此刻,他敏锐地观察到,随着夏侯哲意气风发,滔滔不绝,完全控制了谈话局面,冯鸿、阿会川和处和苏支三人看似恭敬,眼里的忧色却越来越浓,显然他们有所担心。
徐十三稍作思考,便已估猜到原因。夏侯哲来了,战场指挥权必然“易主”,而冯鸿做为北路选锋军统帅,如果把指挥权拱手相让,双方矛盾就小,反之,必起冲突。而从冯鸿的立场来说,他非常为难,毕竟夏侯哲初次出塞作战,就算是军事天才,对马步军联手合击之术谙熟于心,但理论和实践完全是两回事,一旦夏侯哲纸上谈兵,或者临战经验不足处置错误,导致己方战败,优势丧尽,则直接影响到这一仗的结果,如此冯鸿的罪责就大了,虽然不是主要责任,但无辜受累,亦会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徐十三看了“威风八面”的夏侯哲一眼,暗自皱眉。
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难免心理膨胀,忘乎所以,甚至狂妄自大,不知所谓,这能理解,但联盟尚处困境,北征更关系到联盟存亡,做为高级统帅,必须谨慎小心,时刻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不能大意轻敌,更不能抢功劳破坏大局。此次支援冯鸿,夏侯哲提出调动风云军,徐十三就很不满,虽然韩世谔装糊涂,但徐十三心里很清楚,夏侯哲以风云军支援冯鸿的目的就是抢功劳。突厥人强悍,风云军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如此李风云大怒之下,与夏侯哲之间必然产生矛盾,而韩世谔乐见其成,不论是风云军受损还是李风云和夏侯哲不和,他都愿意看到,当然要背后推一把。
风云军是李风云的亲卫军,是联盟的“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刻不能用,而支援冯鸿牵制突厥人显然不是少郎河一战的关键时刻,所以徐十三十分怀疑夏侯哲的动机,只是大家都是芒砀山举旗的“老兄弟”,生死与共,如果因为这点小事闹矛盾实属不智,徐十三也就忍了,然而冯鸿等人的“担心”,却给了徐十三一个“提醒”夏侯哲的机会。
在冯鸿这些塞外将领面前,夏侯哲表现得非常强势。说完统帅部的最新决策后,他立即开始商讨明天的广丰战斗,但他并不给冯鸿等人说话的机会,而是直接拿出了攻击之策,其意图很明确,马步军联合作战,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暴露出己方的“真正”实力,但突厥人并不知道己方的步军是精锐之师,必然有所误解,以为己方步军是奚族诸部临时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如此极有可能上当中计,集中主力猛攻己方步军,而己方则能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给突厥人以迎头痛击。
夏侯哲信心满满,似乎忘记了征求冯鸿等人的意见,大手一挥,就要一槌定音,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徐十三突然说话了。
“冯总管、阿会都督、处和都督,明日一仗,诸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夏侯哲脸上的兴奋表情顿时凝滞,眼里霎那掠过一抹阴戾,心里熊熊燃烧的激情亦是骤然熄灭,恼羞成怒,只是他很清醒,自从他提议调动风云军开始,他就从徐十三毫无表情的脸上看到了“危险”,徐十三是“死士”,死士的任务就是以命搏命,不论是为了恩主还是为了钱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他抱着一丝侥幸,认为如今的徐十三也变了,为了个人私利也会“从善如流”,哪料到“死士”的剑根本就不会“弯曲”。
冯鸿、阿会川、处和苏支听到这句话,不喜反忧,暗自惊骇,陡生窒息之感。
三人本来就忧心忡忡,倍感重压,虽然风云军实力摆在这,上了战场足以让突厥人吃个大亏,唯一担心的就是夏侯哲的临阵指挥,如果指挥失误,奚族联军就不得不牺牲自己保护风云军,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己方指挥失误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一旦灾难爆发,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友军?所以他们不愿意风云军进入广丰战场,不同意夏侯哲的计策。只是夏侯哲来了,战场指挥权自动“易主”,他们也很无奈。
然而不“说话”的徐十三突然“说话”了,一说话就“平地惊雷”,炸得他们心惊胆颤,无所适从。
他们不敢说,徐十三则继续说,“夏侯总管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并不是决策,而我们大家之所以坐在这里,正是要提出各自的建议,取长补短,共同商量出一个决策。”
冯鸿三人面面相觑,目露踌躇之色。徐十三和夏侯哲针锋相对,正好给了他们“渔利”的机会,若想确保自身安全,这个机会就不能错过。
夏侯哲面沉如水。
徐十三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的建议是,风云军包围乌丹城,冯总管继续在广丰战场上指挥选锋军阻击突厥人,而夏侯总管居中指挥,统筹全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