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别无期,明贼,五味酒,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明贼 !

大明京师城南十里,一支百人队伍缓缓停住,居中一位布衣青袍的老者驻足。

“诸位大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咱们就此别过吧!”

这位布衣青袍的老者正是历任返乡的兵部尚书傅宗龙,他的这次告老还乡突然而又坚决,皇帝挽留再三,最后也只好放他离京。傅宗龙平素里人缘甚好,很多内封枢臣都来为他送行,一送竟走了三十余里。

国事日艰,朝廷动荡给傅宗龙的南归披上了一层更为悲凉的色彩,诸位送行的大臣都心有戚戚,这也是所谓的兔死狐悲。杨嗣昌挽着傅宗龙的手臂一副不舍神态。

“此一去不知何日再见,仲纶兄何必着急,大伙也累了,不如去前面长亭小坐一会。”

杨嗣昌一指不远处,灌木中果有亭子一角若隐若现。傅宗龙欣然点头同意,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回南下恐怕此生都再难回到这大明京师了。

绝大多数的送行之人都在路边休息,杨嗣昌与几个核心人物则循着小路去往,隐在灌木中的亭子。一行走过大有柳暗花明之势,长亭立雪,好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色,但几人都无心欣赏。即便送行,中心议题也离不开朝廷发生的隐秘大事。

因为李信又在京师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而且这件事连内阁都没份参与,众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看好戏。

“据说昨夜那马贼部下出城剿贼,结果却发生了叛乱,如今那马贼已经被下了诏狱。”

将话题拐到李信身上的是一个吏科给事中,由于身份地位所限,他知道的很多都是风传,并没来得及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皇上允许逮捕那马贼也是杨相从中出了些力气,只没想到戒严到早上就解除了。”仅仅一夜功夫便解除戒严,大家伙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它透露出一个微妙的信号,那就是皇帝在向外界表明,他仍旧信任李信。

“难道万岁一早又将那马贼放了?”

吏科给事中显然也在这其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虾兵蟹将们揣测的不亦乐乎。

“这么明显的事还看不出来吗?那马贼若是真造反,也笨的紧了,自己还留在城内,外边的部下便先动手了。”

“没准这其中另有隐情也说不定,你说咱们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以万岁之圣明就看不出来吗?”

兵部右侍郎站了出来,双手虚按。

“诸位都静一静,这里都是自己人,刘某也就不掖着藏着。昨夜的确是顺势除去那马贼的大好机会,杨相与万岁会商此事曾坚决主张宁枉勿纵,万岁也同意下令拘捕,只可惜啊……”

众人哗然,“既然万岁同意逮捕他,因何又放了?这一夜功夫能审出个甚来?”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都心知肚明,李信圣眷犹在,并且此事本身就很蹊跷,李信若有造反之心,应当一并出城才是,又怎会蠢到留在城中,等着事败?

就连这些朝廷大臣们都觉得陆九造反一事来的蹊跷,但五城兵马司的人言之凿凿又带回了数十具尸体,朝廷没理由不相信。

亭外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亭中的几位枢辅耳中,傅宗龙长叹一声,国事糜烂如斯,朝廷里还整日介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他选择急流勇退也是心寒的彻底了。

杨嗣昌看傅宗龙的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异样的色彩,便问道:“仲纶兄可是在怀疑此事乃嗣昌所为?”

傅宗龙没有回答却迎着杨嗣昌的目光望了过去,这是在无声的发问。

“仲纶兄认为嗣昌是那种为了铲除异己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吗?”

杨嗣昌清除异己者有之,却不屑这种阴谋卑鄙的下三滥手段。傅宗龙一摇头,显然也不认为这事是杨嗣昌所为。

压制李信对朝廷大局无甚影响,但逼反李信却大不相同了,李信作为刚刚献俘不久的英雄是朝廷准备树立典范的对象,如果连他都反了对朝廷士气的打击将是不可估量的。背后阴谋此事之人,很明显并不在乎大明朝廷的利益。

“杨相可有怀疑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网游之剑刃舞者

不是闻人

这个up横着走

我走路能带风

九品仙路

晨沧

绝品兵王夏天乔小乔冷冰冰

心在流浪

崔大人驾到

袖唐

斗罗之霸王本色

麦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