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 63 章
朱大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3、第 63 章,[快穿红楼]我求生欲很强,朱大概,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敏一下子听出林如海话中的别意,小声问道:“圣人要动手了吗?”是不是太上皇快不行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贾敏知道他对太上皇的感情有点儿复杂,也没指望他说明白。反正原著里王子腾死的就够搞笑的,重新来一回也不会更搞笑了。
事实告诉贾敏,经验主义要不得。这一次王子腾的死法更是离奇,他在自己深情了一辈子的夫人的眼皮子底下,收用了一个丫头,然后就和这个丫头好得蜜里调油,没用两天,就死在了丫头的肚皮上。
听到林如海说出这个消息,贾敏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一脸不解的问:“这是谁的主意?”这个皇帝不要名声了吗?
林如海也一脸便秘的表情:“陈冗。”
贾敏只能沉默。除了在庄子里与陈冗有过一次交集外,她再也没与陈冗接触过,理解不了这位怎么能想出这样让人声名全失的主意。
王家还是要脸的,对外宣称王子腾是得了急病,药石无效死于王事。可是皇帝明显不想放过王家,直接让人去查王子腾任上是不是有亏空。
跟了大皇子几年,饶是王家有金陵王之富,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一放九省巡检,王子腾那样的人精自然知道皇帝对自己是明升暗降,怎么会不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别忘记了,王仁可是被王子腾当成继承人看待的。眼看着王仁不成器,皇帝对自己只是表面的信重,王子腾就知道哪怕自己死了,王仁也别想着能得一官半职。做不得官,自然是有银子在手最实在,所以王子腾任上的亏空,还真是不小。
于是没等到王子腾夫人扶灵回京,王家就直接被陈冗带着人抄了,就算是远在金陵的王子胜一家也没有被放过。贾琏知道后怕不已,亏得王夫人害人之事暴露得早,让贾赦对王夫人的任何提议都直接否决,要不然自己就有可能娶了那个王熙凤,然后被王家牵连。
看着已经五岁的长子,贾琏让自己媳妇备了一份厚礼,亲自送到了林府。这样不年不节的送礼,贾敏自然要问问原因。可是贾琏自去户部做笔帖士之后,嘴严了不少,愣是没让贾敏问出真正的原因来。
既然贾琏不肯说,贾敏也没兴趣多问,只是提醒他:王子腾一倒,二房唯一的靠山也就倒了,别让那些人又巴上三等将军府。
贾琏对此不大在意,现在老太太已经认清了形势,知道贾赦是迫于孝道不得不养着她。若是她还敢将二房带进三等将军府,惹得贾赦混不吝的脾气上来,都敢让她去跟着贾政一房过去。
贾政一房现在的日子,岂是贾母愿意过的?听说二房的奴才都发卖得不剩几个,周姨娘、赵姨娘跟探春天天做针线贴补家用呢。
贾敏还真不知道这个,好奇的问:“不是说贾宝玉的媳妇嫁妆十分丰厚吗?”怎么还到了让女眷做针线贴补家用的地步?再说探春比黛玉只小了几个月,怎么还不说亲?
贾琏也觉得不解:“好象是二太太与薛太太都要替王家填补亏。”
得了,这样的消息虽然让贾敏的心情又好了一点儿,还不值得她时刻关注。眼看着黛玉就要及笈了,还是想着怎么办及笈宴来得靠谱。
不用说,以林如海现在的官职,黛玉的及笈之礼自是周到又盛大。可是办完了及笈礼,林府并没有多少欢喜之意。无他,何夫人早已经等不及的请媒人再次上门,要与贾敏商议纳征之事。
说来何夫人是让贾敏那一出退亲给吓着了,这两年与贾敏往来都一直小心翼翼。何侍郎告诉她,何刚所以被圣人当场点了探花,为的就是图一个翁婿双探花的美名,而何刚能以编修之身便做了上书房行走,只看他那张老脸是做不到的。
这让何夫人比何刚更想早早把黛玉娶过门!
贾敏本来都推到林如海身上,只说他疼女儿,想着多留女儿两年。可是何家等不得——眼看着何列在翰林院里熬资历熬不出头,又不好明着向林如海求助,都想着黛玉进门之后,何大奶奶能暗示一下,好让黛玉回家的时候向林如海吹吹风,好让何列能赶上年底的升迁。
出场的就换成了何侍郎,人家直接请了林如海的座师出面,只说自己眼看着已经望七之年,可是幼子一直不成亲,没有个后人他放心不下。
一句后人打动了林如海,这位也觉得黛玉要是早点儿成亲,说不定自己能早早的抱上外孙子,说出口的话就软和了许多。
在外人面前,贾敏还是要顾忌林如海这个一家之主的面子。林如海即已意动,贾敏也就只好替黛玉收拾起嫁妆来。这一点算才知道,这三年之内,黛玉的嫁妆是攒得有点儿多了:
田亩是早已说定的四千亩,这三年的出息又是近五万两,加之黛玉以前收着的银子,光压箱银子竟有八十五万两之数。黛玉坚决不肯带着这些银子出门——这两年她的蜜友们陆续出嫁,嫁妆合在一起上十万的都不多,好几个都是五六万两银子置下全幅嫁妆。
自己的嫁妆是别人的十来倍,黛玉怎么肯收。贾敏只好把自己家内帐、外帐都让人搬来给黛玉看,告诉她林家只是平日保持低调的奢华,可是一年的收益足足有十几万两,还有压库银子在那摆着,黛玉出嫁,真的不会掏空林家,樘哥儿成亲的银子,她也早准备好了。
贾敏忘了,两代主母的嫁妆里可不只有陪嫁田一样,还有字画古籍、珠宝古董。单只翻新珠宝一样,就足足耗费了近万两的银子。
等到两府商定婚期定在十月初八,黛玉的嫁妆也到了装箱的时候。何夫人不得不再次来到林府,有些不好意思的请贾敏体谅自家的情况:她听说林府光是装嫁妆的箱子便做了二百个,何府,真的拿不出可以匹配的聘礼。
对于这点儿要求,贾敏表示不必在意——皇子正妃的嫁妆才一百二十八抬,她是多想不开,会在黛玉成亲当日抬出二百抬的嫁妆给别人看。
何夫人得知林府的嫁妆单子上写着陪嫁庄子一个,庄子里头的东西都不会细列,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东西还是会进何家,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而已。
何侍郎听到何夫人向自己说的情况,久久才叹了一口气:“将刚儿的聘礼划出来,就给两个孩子分家吧。”
见何夫人不解,苦笑一下:“你是怎么知道林家做了那么多嫁妆箱子的?你能打听得到,京里还有什么人打听不到?”自己这位亲家母,心思太细腻了,这是生怕夫人与长媳对次媳有芥蒂,敲打自家呢。
可笑自家夫人,还想着要教导新妇,有那样一位母亲教导过,自家夫人真能教导得了吗?
不提何夫人如何懊恼,纳征时何家真金白银的送来了五万两的聘礼,与何列的聘金相同。此举虽有些不合礼法,可是何家幼子素来受宠,外人见何大奶奶都没有什么意见,也只说两句就罢了。
等到十月初八这日,天公做美,晴日高照,浮云悠悠。林府六十六台嫁妆一抬出来,就让京中人都觉得奇怪:不是说林家光嫁妆箱子就打了二百个吗,怎么现在只有六十六抬?
有知情的,便悄悄说出当年何大奶奶的嫁妆只有六十六抬,大家一时恍然大悟:林家这是给何家长媳妇留了脸面,不愿意以次媳压长媳妇。
好一个知礼的林尚书,好一个通情达理的林姑娘。一时看嫁妆的人,无不传诵黛玉守礼孝悌。只有亲见了林家嫁妆箱子比别人家的大了一倍,个个都要四人来抬的何大奶奶,心中五味杂陈。
从此以后,自己都要捧着这位妯娌过日子了,不然谁都会觉得自己忘恩负义,觉得自己不知恩图报。
原本还觉得林夫人行事有些粗糙,自己小意敬上之礼上能压过弟媳妇,谁想到人家最后竟保全了自己的脸面。若是自己有一丝为难弟媳之心,可能林家不等说话,全京中的人都会觉得做错的是自己。
人就是这样,如果说差距不大的时候,还要攀比要嫉妒要使绊子。等到那差距无法逾越的时候,就只剩下羡慕与仰望。何大奶奶此时已经决心要与黛玉好生相处,终其一生都没忘记自己这一刻定下的决心。
等到黛玉三日回门时,贾敏便见到了一位粉面含羞,说起自己的夫君来隐含着柔情的幸福新娘,心里暗暗好笑,只有难得的,得到后才觉得是好的。若是当日自己没去何家闹那一出退亲,何家就会以黛玉的恩人自居,何刚还会是那个中二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