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菊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2 四人商议乐趣多,空间之妇唱夫随,清水菊石,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翁点头:“我听三郎说你们还造出了琉璃?”

“不是琉璃,是玻璃。”慕扶疏有些得意:“玻璃比琉璃轻薄,安在窗户上比窗纸好用,透光又敞亮,还能做杯碗盘碟。要不是外面乱,我早拿出去卖钱了。”

“你还会制陶烧砖?”杨翁感兴趣的问。

“会一些。”慕扶疏突然警觉起来,这杨翁动不动就爱套她的话,讨厌!

见慕扶疏一脸警惕,杨翁也不问了,只笑着对杨惟爱道:“看,我说她生而知之吧!”

生而知之你妹啊!

慕扶疏哼了一声道:“嗯,我就是生而知之。”

三郎拉拉她的手,安慰的道:“许是大娘记得前生之事也说不定?”

卧了个大槽!三郎你真相了!

慕扶疏的惊异太过明显,因为她都跳起来了。杨翁和杨惟爱也吃惊的看着她,三郎更是惊呆般不知所措的看着她。

深吸口气,慕扶疏半真半假:“三郎说的对,我总能不知不觉间想起很多技艺,又不是自己学会的,仿佛前世就会一样,许是孟婆汤喝少了。”

杨惟爱张了张嘴,迟疑的问:“那你知道你前世是谁?家住何方?是男是女?”

“那个哪能知道?”慕扶疏失笑:“就是看见碗盘就觉得自己也许会制陶,看见窗纸就想起我好像记得窗户上应该安玻璃,看见木炭就知道怎么烧制,其他就没什么异样了。”

“那还是生而知之啊!”杨惟爱做总结性发言,高兴的道:“怪不得你看得懂天书。”

“大娘真看得懂?”杨翁吃惊更甚。

慕扶疏看了他一眼,觉得长公主殿下实在不靠谱,那本天书不知道给多少人看过了。还好那和氏璧被她藏空间里了,长公主大约一时间是想不起来的。

“大娘说那是隋炀帝的自传。”杨惟爱挑慕扶疏和她将的一些说了,杨翁点头。关于隋炀帝在位时发生的大事记他还是看过一些的,很多都吻合,且比书上所记更加细致,大娘所说绝对不是骗人的。

于是慕扶疏坐实了她的“生而知之。”

这个时代的人很迷信,慕扶疏试探过,就算有那借尸还魂的也不会被烧掉。“借尸”,也就是说原来的人已经死了,而不是活着被妖魔附身,他们会认为是借尸还魂的人积了福,才有机会借别人身体重活一世,绝对不会认为那人是妖怪而要烧掉他(她)。

慕扶疏觉得妖魔鬼怪的传说也许在明清的时候才开始盛行,这个时候还是很少有妖言惑众的,有也是神仙祥瑞之类居多。巫蛊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有人生病了还靠巫医救命。至于诅咒什么的,那也要真能成事才好,慕扶疏就没见过穿越小说里必有的、一眼能看穿她穿越体质的和尚或者尼姑。

这里没有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也没有洞悉一切的得道高僧。这是真实的生活,不是网络上看的那种穿越小说。

当然,也许是慕扶疏见识的人太少,这四年她几乎足不出户,只埋头做些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只为了自己能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

但是慕扶疏还是不想把自己借尸还魂的事情说出来。毕竟她来的时候原身已经八岁,她占了原身的身体,不再是真正的慕扶疏,杨惟爱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她决定将这个秘密保守下去。

原身在林家村生活到八岁,而林家村熟悉她的人只剩下慕氏夫妇和阿猪,他们从来没怀疑过她,她无需担心露馅儿。对于目前的生活她很满意,无意改变。

杨翁和杨惟爱说了,等这场大雪稍微融化就去天一山庄看看。期间两人还叹息,那三千多人化整为零,不知要多久才能进得城来,他们身的钱粮也不多。

慕扶疏见不得长公主殿下愁眉不展,忍不住道:“他们现在在哪?我可以给他们带些粮食过去。”

杨翁点头:“就在蒙阳城东六十里外的兔子坡,你拿了我的令牌去,有人会接应你……”

“不行!”杨惟爱不悦道:“大娘一个孩子怎么出城?我不放心,他们在山上总能找到吃的,每天三五十个人进城,三个月也就尽够了。”

慕扶疏又感动又心疼。杨惟爱牵挂那些手下也正常,再高高在上的人,相依为命出生入死十二年也有了感情,可是涉及到女儿她又舍不得了,情愿让他们慢慢等。

“阿娘,天越来越冷,再过两个月就过年了,您不想在大婚时让他们一起参加吗?”

慕扶疏制止住杨惟爱,又说道:“我不是一个人,还有妮妮它们呢。我们从山里找小路过去,若是路好走,我还能不经过城门就将那三千多人带回来。”

杨翁也劝:“相信大娘的本事,她人小却精明,遇事懂得三思而后行,绝对不会有危险。”

“姑姑你放心,妮妮和小新本事大着呢!”三郎上前一步,拥住慕扶疏的肩膀,他相信大娘,纵然此时自己亦担心的要命。r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特工皇帝

讳岩

若如初见情何归

秦桑封迟衍

极品医神在都市叶辰夏若雪孙怡

风会笑

最终逆战

希言菲语

高魔地球

比那茗居团子

闪婚老公太抢手

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