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六九章 收服敌人以为己用,大汉女学堂,金佶,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汉女学堂 !
从皇帝带着大军离开,钱汝君就觉得过得非常不安稳。
“戏剧或小说里,每次发生变化的时候,就是发生事情都时候。不是天气灾变,就是让出问题。我觉得,这时候,最可能出问题的是皇帝领军在外,匈奴人突袭后勤。”
钱汝君这个想法,像是预测,也像是自我诅咒。
仿佛随时都有匈奴大军会冲进来的预感,钱汝君不得不加强准备。
她把推车送到最外围,包围住辎重营,但留了两个出入口。推车,钱汝君制造了很多,整个营地被她围了三圈。
钱汝君,历史曾经读的很好,但是毕业这么多年,再加上穿越以后,已经经过的时间,过往的记忆早就不复存在。
现在要她,指出大汉人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名字,估计能提出来的有一百个人,但是如果时间缩小到文帝刘恒时代,她估计剩不到十五个。
这十五个人,还包括刘启刘武兄弟,馆陶长公主刘嫖,皇帝刘恒还有皇后窦皇后。
只不过,钱汝君脑子的记忆是窦太后,现在,这个中国名女人,还没有爬到权势的高峰。
因为这些人是钱汝君日常生活出现的人,现在更是亲戚一般的人物。
他们所作所为跟钱汝君切身相关,记忆力被巩固了下来。
至于匈奴单于王,她只知道匈奴手下其实有很多部族的领袖,甚至很多部族在打仗的时候,都是独立领着自己的手下,随着单于一窝蜂打过去。
在草原上,他们也不需要太大的阵势,只要他们开始起步奔跑,被人只有害怕的分。
在匈奴单于的势力范围内,其实有很多的部族在替他们打仗。
只不过最后都是归功于匈奴这个名字。因为在这个时代,匈奴人就是他们的最高领袖。
钱汝君身边的人其实不少,但是辎重营的民夫管理,比军队更差,想要弄清楚,确切数字,很困难。钱汝君只知道有一万多人。
在钱汝君眼中,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胆量,钱汝君的深刻印象,来自于后世,她所属于那个时代。
嘴炮有,胆量没有。
在钱汝君印象中,平民百姓遇到战争的时候,就只会哭泣逃跑,没有反身战斗的能力。
至少明清以后,是这样。
皇帝刘恒才离开三天,钱汝君一方,就遇到牧民袭击。
在草原上,成年男子,其实是没有军和民的差别。
当他拿起刀子的时候,他就是军队,能够杀人。
牧民袭击,让钱汝君认识到历史上最威猛的朝代,普通老百姓的战斗力。
虽然他们比匈奴人还不会骑马,但是在战斗的勇气是,却是不缺乏的。
只不过,大概是少吃肉,看起来,没有草原民族威猛。
而且,做重要的是,这些草原民族是骑马的,而在辎重营,连拉车的马,都没有几匹。
钱汝君终于认识到,原来大汉人民的战斗力是杠杠的,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是挥刀能奋勇杀敌,可见的平时也没有少打架。
甚至是军阵的事情,大汉老百姓,摆起来也很正常。
这些大汉百姓,好像也习惯组队共同奋斗。
想想也是,以前大秦重视军功,每一个村子里,其实都有些人是从战场退下来。
这些人就算是伤残士兵,为了防止家乡父老在战争中受到损害,也会教他们军中的以众人的力量来防守对敌的方法。
百姓个人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有组织结合起来的力量却很大。
关中原本就是百战之地,就算是老百姓也必须应付来自各方的挑战。匈奴和附近的少数民族,从来没有少过来打草谷。
甚至,在秦来到之前,咸阳以西,还是游牧民族活动地方。
说起来,汉人还是窃据别的民族土地的人。
汉人好像很习惯做这种事,一旦占据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成为他们必须收复的固有之地了。
虽然大汉军队的纪律性,跟后世不能比,大汉百姓的纪律性可想而知,钱汝君还是从这些无序中,看出有序,想要保持平安,在草原中好好地种植,养殖,不但是要教会这些大汉百姓,种植养殖,甚至耕织的技艺,还要教他们结阵杀敌的事情。
但是这样有点备多力分的感觉。
钱汝君觉得好像她还可以做最多。
来到大汉,钱汝君好像渐渐的能够接受,有我没有你的想法。
五十多年前的汉楚战争结束,不代表大汉就开始和平,这些人其实,都经过战乱的时代,即使是现在号称文景之治,大汉一半的地方,还是不太平!
甚至跟地方政府都有得斗,大汉人民的血性还是没有消失!
即使他们在耕作,但是,耕作在大汉其实还是要面临随时出现的危险,一个老虎随时下山叼走小孩,甚至跟成年人战斗都是常见的。
随时跟老虎保持战斗的农民,其实战斗力还是杠杠的。
钱汝君发现,她受到明清的影响太多,毕竟戏剧里对这个时代的交代比较清楚。
到了明清时代的农民基本上就是农民,这种血性大概是在大宋的时候,被赵匡胤政策灭杀掉。
国家都还没有完成统一,竟然就把兵马放归南山。而且有不给当兵的人活路。
要不然不会到了宋朝,都朗诵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然后每个都乖顺的像个小男孩,随契丹玩弄。
大宋以后,打仗大概就是一种耻辱了。
军队作战的事情跟人民越离越远,也让人民对于战争,产生了恐惧。
或许也是人越有钱,越恐惧死亡的原因。大宋百姓生活已经跟周边国家拉开来一个极大的差距。
大明朝的富裕,都掌握在士绅阶级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