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倾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第二次反围剿(一),回明,一顾倾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朝廷因关外暂时无事,便把全部精力用在商洛山上。他抽集川,陕,鄂,晋人马共十万人,准备剿平商洛山。第二次围剿又拉开了续幕。
当朝廷从川,陕,鄂,征集大军的时候,商洛山第一所公立学校————开明学校也落成了。按李自成的思想,这学校将是以后建立民主,平等思想的载体。因此,所入学之人,都是军队和农民中的骨干分子。开课时间都选在晚上或中午饭后等一小段一小段的时间。因为现在还是以战争为主,并没有大块时间来培训。学校的目的,除为这些人扫盲,教授军事知识外,李自成最大的想法就是把自己上一世知道的一些平等民主思想传给大家。他计划着,有着一日,如果自己真的建立了国家,那么凭着这些人的平等和民主思想,就可以把整个中国的民主进程迈进一大步。至于为保证这些思想的实现,要建立什么制度,李自成一则上一世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二则正忙于反围剿,所以,他一直没时间太考虑这个问题。李自成还发现,他在讲平等和民主时,满教室的学生一脸茫然,有一些老农民甚至哈欠连天。可又不敢睡觉,所以咬紧牙关硬挺。有二个实在挺不住的,眼睛一合就迷乎过去了。结果坐不住,一头撞到关面的课桌上,把脑袋撞出一个大包来。
那人惊醒后,连连叩头认罪,弄得李自成十分丧气。只好转移话提,这回他宣传的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地种。别说,这四有思想立即让一所有人精神起来。所有人眼睛瞪得圆圆的。还不停地鼓掌,互动效果明显之极。
李自成发现,政济经济学里有一句话太对了,特质第一,意识第二。现在满陕西的人还都为吃饭穿衣发愁,大谈什么平等民主实在没什么市场。看来,只有等战争结束后,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吧。他没有想到,因为最初建立制度模式就是君主制,导致他在后面建国之后,想改制时,费尽心机。那艰辛,不亚于和大明,大清做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家对军事也很感兴趣,在一些年轻农民中,李自成着意选了一些有天赋的人在农民中建立乡村武装。目的是协助正规军做战。这也是李自成在上一世看电影得出的经验,当敌人深入到红军根据地后,这些乡村的赤卫队,配合大部队,实行游击战,进行扰敌,截敌,堵敌,袭敌,毒敌,盲敌,诱敌,侦敌,饿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赤卫队的配合,就没有红军大部队的胜利。眼下敌人马上要来第二次围剿了,这乡村武装还只建个初型。这方面得抓紧办才行。
李自成知道,敌人很快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围剿。而商洛山军队现在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和整个大明的实力相比,实在强弱悬殊。想要取胜,必须得全面发动商靠商洛山百姓。这样,才能在后勤保证,策应大部队作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建成的第三天,在西安的密探把大明在各地征集军队的消息报告给李自成。而且,京城方面也传来密信,此次领军统帅是洪承畴。
李自成得到这个消息,马上召来宋献策,刘宗敏,田见秀,白柔水,曹文诏等商议反围剿的事。听说大朝派十万大军来剿商洛山,所有人都有些担心。一时都默不作声。李自成看了宋献策一眼,宋献策欠身说道;“其实,早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我就想着敌人肯定会有第二次围剿,而且,我和闯王和探讨过多次,只是主帅是谁还不能确定。如今洪承畴为主帅,我们可根据此人的性格来军力对比来事先确定一些对策。据我们了解,洪承畴这人十分精明,对军事十分精通,他一定会吸取上次官兵攻商洛山失败的教训。上一次,官军分三路大军进剿,但三路间配合较差,他们长驱直入,后方没有做好防卫,致使洪承畴的东路军被闯王轻易从后面袭击。我估计,这一次,他们一定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而敌人如果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包围圈,对我们来说,还真是一场惨烈的斗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