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银矿弊端,大明正统1442,回首风流,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甚至连浙江,江西临近府县,也都将这些事情反应上去。

在正统十一年正月,大明朝廷最大的热点,就是叶留宗这三个字。

朱祁镇虽然有预料,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局势的变化,将他之前所有预料都推翻了。

似乎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做出决断的时候,还是正统十年年底。随即就是过年,即便朱祁镇个人很重视,他也不能强行提高大明朝廷的运行效率。

随即腊月底封衙。还不等开衙。情况就糜烂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虽然太宗朝有唐赛儿起义,但是朱祁镇登基以来,在外虽然有外患,但是内部还算安逸,虽然有水旱蝗灾,但多是天灾,即便是偶有小乱,也没有到失陷一县的程度。

这突然冒出的叶留宗,简直让朱祁镇怀疑自己。这天下是有多不待见他朱祁镇。

朱祁镇立即召见曹鼐,张辅两人。询问之前的安排。

之前所言三件事情,第一件乃是罢矿监,第二件安抚好谢怀,第三件是派遣焦宏作为福建巡抚。

曹鼐说道:“矿监之事,圣旨已经颁下。焦宏也已经出发了,大概在有数日,就乘海船到福建了。”

至于安抚谢怀这一件事情,曹鼐都不提了。

盖因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谢怀是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了,连福建地方官员都知道谢怀难逃此事牵连的。

所谓墙倒众人推。

谢怀此刻在福建说话,能有多少人听都是一个问题。

朱祁镇坐在椅子上叹了一口气,道:“传令给焦宏,让他到了福建,立即捉拿谢怀,押回京师问罪。”

曹鼐说道:“老臣明白。”

朱祁镇问张辅道:“山东人马准备如何了?”

张辅说道:“山东人马随时都可以南下。”

朱祁镇说道:“那么几月能到福建?”

张辅算了算,说道:“都是骑兵最快半个月。”

从山东到福建,一路跋涉,就算半个月到了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但是朱祁镇对此,想了想,说道:“如果这样一来,朝廷兵马打福建,岂还有战斗力,告诉朱永,不着急,海路一同南下,防止叛军从海上逃走。”

此战结束,也是一个把福建整个军权都交给朱英的契机,军队彻底换血。

朱祁镇又问道:“而今情势不同,叶留宗之乱牵扯三省,朝廷该如此处置?”

张辅说道:“臣以为,当下令浙江江西两省,紧守省界,将叶留宗堵在福建省内,不可让其扩大。”

“而今福建省兵马羸弱,也不可能攻,只需将叶留宗困在群山之中,等朱永大军到了,再统合三省兵力,围剿不迟。”

朱祁镇听了之后,起身踱步。问曹鼐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曹鼐说道:“英国公乃国家大将,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朱祁镇也明白,张辅的意思。

区区几千乱军,对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首先要做的是不能让起流窜,所以浙江与江西两省要做的就是封锁省界,将叶留宗限制在福建省内。

其实而今福建省卫所各军精锐丧尽,江西,浙江省中还是有些能打的兵马的。

但是碍于行政的问题,还是不要动用的好,否则江西,浙江客兵进了福建省,如果没有一个能镇的住场面的大臣在,下面真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的。

而且福建西北部都是一些什么地方,是穷山恶水,百姓也不多,将叶留宗困在这里,经济损失也不大。

但是如果让叶留宗逃窜到其他地方,事情就不好说了。

张辅对叶留宗所部的判断,与朱祁镇一样,觉得大军一到,就会灰飞烟灭。

很多办法,看上并不漂亮,但是按部就班,可以成事。

朱祁镇说道:“就按英国公的意思,内阁拟旨吧。”

曹鼐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说道:“先生,朕有一些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叶留宗乱事一起,你就劝谏朕放弃采矿。朕有些不大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有什么关系?如果仅仅是叶留宗盗矿,而今朝廷复采,对百姓不是福祉,何至于一夫倡乱,数千景从,一至于斯?是采矿之中,有何情弊,还是朕得薄,不足以服众?”

曹鼐听了,立即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大兴水利,救民水火,南征麓川,北平阿岱汗,与祖宗相比,亦不逊色,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伤天下之望,采矿之中,其中自然是有情弊,请陛下允许老臣下情上秉。”

朱祁镇说道:“先生请讲。”

曹鼐与张辅走了很久。

朱祁镇还坐在龙椅上,双目无声盯着前方。好久好久没有回过神来。

开采金银矿对不对?

从决策上面来,朱祁镇并不认为自己不对的。

既然朝廷将银两作为主要流通货币,那么增加银两的流通重量,并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的事情,怎么能算是有错的。

但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下面弄成这个样子,或者说除却矿监这两个字是干净的,下面都是屎。

矿税在万历年间闹得天怒人怨,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就是有问题的。

这问题还大了去了。

首先,朝廷开矿乃是无常役使百姓,前面也说过,百姓无常为官家干活,属于徭役,这是一非常普遍政策。

在采矿之上,表现的尤为有问题。

因为按照太祖制度,服徭役乃是十年一轮换,也就是有时间期限的。但是你给官家开矿,这活是没完没了的。想服完徭役回家,做梦吧。

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是用事开矿,无事则罢。

固然有太祖皇帝小农思想做祟,但是根本上还是太祖皇帝爱惜民力。

但是太祖之后,大明的吏治是远不如当初了。

既然后来都是长期开矿,这个制度就运行不下去了,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定额包赔制度就应运而生了。

如果给承办的百姓,一些利润空间,未必不行。

但是督办矿场的官员,未必乐意分利,他们凭本事贪来的钱,为什么要分给这些穷哈哈了。

最多是给一些粮食,让他们不饿死而已。

但是采矿本身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是技术改革了,就是保持原来的技术水准也是很难的。

更不要是采矿本身,也是风险的事情。遇见矿难,即便没有矿难,平日一个不小心,也是会死人的。

这样残酷的局面之下,百姓哪里愿意呆在矿场之中。

要么想办法走关系,塞一大笔钱,免了此事。这又是矿场官员的一笔外快,要么就想办法逃走。这样就遇到了官员残酷镇压,锤死百姓不知其数。

当然了,他们也是知道的上面所需要的银矿,还是要这些苦哈哈挖出来,只要听话,还是能给一条活路的。

天长地久,他们也都放弃家乡的田地,只能在矿上生活了。

这就是叶留宗这一帮人的来历。他们也算是太皇太后裁撤矿监的得利者。

或许有人来问,这里有怎么多情弊,为什么没有官员来管?

无他,因为矿税是直入大内的。

凡是牵扯到皇帝的问题,外面的官员都要多想想。而且他们并不是不管,他们管的办法,就是罢矿监。

如果要改革制度,就要触及大明祖制了,但是罢矿监不用,反正太祖皇帝那一会儿,也常常罢矿监。

朱祁镇此刻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太皇太后一定要撤了矿监。

这其中情弊,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

朱祁镇唯一庆幸的是,他登基之后,在矿税上也有所改革,在除却金银等贵重金属之外,都放开百姓开矿,以牌照与课税两种制度来征税。

最少有官办,变成了民办官课。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最少不用承担无偿的劳役了。

效果好不好?

答案是不好。

这就是底层行政权力的问题了。

为开矿办牌照,并派吏员上门征收矿税,是按出产矿产总量来征税的,具体在百分之零点几道百分之七之间。

铁课就是三十取二,大体保持不变。至于一些少见的矿产,赋税只会更低。

但是这其中上下其手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玄武道

君子惜别

当女主爱上女配

戴眼镜的喵

真人美化系统

李弦原

小宇宙

连城雪

炼狱巫魔

离猛半神

人间曲

浮生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