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八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唐记面馆,吃相惹嫌?,回到明朝当进士,朱八歌,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进士 !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韩旭早早起来,催促着老妈把自己拾掇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就跟着大伯去了江宁县城。
江宁县,是应天府所辖的郭县,自古便有“天下望县”的美誉,史上更是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的记载,是一个富裕繁华的大县。
灵溪村离江宁县城大约有二里地的路程,韩家没有马车,只能用腿脚赶路,而大伯是个文弱秀才,韩旭自己呢,他也只是一个九岁稚童,这一大一小两人没走多远,就要停下来歇一歇,如此反复几回后,终于在巳时,也就是十点钟的时候赶到了江宁县城的西城门。
离着西城门还有两三千米远的时候,韩旭其实就远远看到了一段青褐色的古城墙。这跟前世那些保护区的古老城墙不同,这是无比真实的,城墙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就插着一根朱红色的大明龙旗,而且还能隐约看到一队队甲胄齐全的持枪卫兵在来回巡视。
城门口呢,也一左一右有秩序的排了两行人群,一个个在城门官的搜检呵斥中慢慢进入县城。
左右两行的人群队伍,都是些打扮普通的贫民百姓以及小商小贩,有的人头上、衣服上,还依稀能看到露珠,显然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路的。
这里不是前世,没有“人人平等”的概念,在城门官的搜检中,小商小贩们一个个陪着笑脸,“懂事的”除了要上交进城费之外,还会悄然在城门官的袖中留下些“礼物”,如此才能顺利进城。
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要在商贾之上,在这会儿就体现出差别了。
左右两排的队伍人群里,那些打扮寒酸的,穿着土里土气的,似乎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土腥味的农民百姓们,这会儿却人人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然后一个个在城门官不耐烦的神情中,匆匆拍打两下了事,接着就顺顺利利的就进了城。
过程比那些小商小贩确实要容易不少,遭受的刁难也几乎很少,最最要紧的是,他们都没有上交“灰色银钱”,这才是他们心里最得意的。
搜检过程中,最有意思的,当然要属城门官们那一个个蒲扇大的咸猪手了。
进城的人群队伍里,免不了有些来自十里八乡的模样俊俏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脸上带着羞怯的神情,扭捏不愿的一个个“经历”城门官的搜检时,总会时不时的惹出一阵阵的羞涩惊呼,之后在城门官们爽朗满意的哈哈大笑中,这才能顺利进入城内,老实说,韩旭看到这一幕,心里总会生出一种莫名的难受与不爽。
不过,韩旭既不是圣人,也不是二愣子。
心里不爽归不爽,强出头的事情,他却是不会做的。因为这样的现象,是大明朝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他管不过来,也没有能力去管。
唔……既然心里难受,那就忍着不去看吧,韩旭如此宽慰着自己。
视线掠过城门口处左右两排的队伍人群,在宽敞平坦的城门中间,是一辆辆装满了各式各样货物的商队。
按理说,照大明朝士农工商的阶级规矩,这些商队的管事和一众护卫们,其实应该是被城门官们大肆搜检和剥削的对象,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此商非彼商,小商小贩们的商,是没有后台的商,而这些商队的商,却是有着士族支持的商。
所以,当那些商队的管事一个个隐隐透露出自家商队的“真正主人”时,城门官们除了堆着笑脸恭维几句,也实在是没有胆子刁难。
当然了,商队们进行贸易,赚的是大头,这会儿也会吝啬打点城门官,所以当一次次的“打点费”到手,这些城门官们也是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事情,你帮我,我帮我,大家一起赚钱,虽然有时候免不了会钻营一些大明律的漏洞,但谁会真正计较这些呢?
韩旭跟着大伯径直走向了城门口处位于中间最宽敞的那条进城通道,大伯今天打扮的十分精神,戴着四方平顶巾,穿着一身蓝灰相间的生员襕衫,脚下蹬着一双黑色步履,颌下一绺长须随着身形拂动,挂着一幅清冷傲人的读书人面孔,隐隐有一股无言的儒雅气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