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西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明朝大丈夫,燕西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 !

另外,往年考试时,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对试题监管十分严格,但是这次考试竟然提前就把试题公布出来。

咋听这个消息,那些读书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发官帽子么?

但是等他们看到题目之后,顿时傻眼了,因为题目里的东西他们根本没学过。

这一下普天下的读书人顿时炸了锅,无数读书人来到地方官府衙门找提学官讨要说法。

不过在学政处,学子们见到的不是提学官,而是一群手执钢刀的士兵。

看到一众学子怒气冲冲而来,士兵们只对学子们说了一句话:想做官就回家研究题目去,想闹事,监狱里还有无数的空号等着你们入住。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一脸杀气的士兵面前,大多数的学子退缩了。

不过有一个群体却是不依不饶,地方官府说不了理,那就进京。

这个群体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东林党。

历朝历代,君主们最忌讳的便是臣子们结党。

但是在大明,朋党屡禁不止,甚至达到了历朝以来的最高点。

几乎每一次权奸当政,都会结党乱政,王振,刘瑾,魏忠贤当权时,会出现一个庞大的阉党集团,严嵩等权臣当政时,会有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

不过这些人结的党都属于朋党,并没有什么政治宗旨,结党的目的就是为了夺权,然后以权谋私。

不过到了明朝末期,大明出现了一支拥有政治主张的党派,这个党派就是东林党。

万历年间,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被削去官职返回无锡,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下,重整东林学院,宣扬程朱理学。

当时,一些心存道义却被排挤出朝廷的官员士大夫们闻声前来,这些人讲学之余,还评论朝政,点评朝臣。

这些人的政治理念得到了许多朝臣的支持,这些朝臣与东林书院遥相呼应,互通声气,终于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遂被与东林书院理念不同的官员们称为东林党。

应该说,东林党在刚兴起的时候确实提出了许多于国家有益的建议,不过随着大批东林党人在朝为官,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这些人开始打击异己,抨击政敌。

尤其东林党代表的是士大夫的利益,他们反对朝廷征收商税,致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幅衰减。

眼见东林党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并且国家越来越穷,这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天启皇帝地默许下开始向东林党发难,一度把东林党从朝廷的权力中心驱除。

朱由检登基以后,铲除阉党,东林党人再次抬头,到崇祯九年,东林党人已经把持了大部分实权部门。

如果没有李景,大明王朝终究要亡在这帮只知扯淡不干实事的家伙们的手中。

不过李景横空出世,率部进京。朝会之后,朝廷很多官员被李景拿下,其中大部为东林党人。

由于当时李景立足未稳,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李景并未对这些官员痛下杀手,对那些贪腐的官员进行处罚时,李景也不像魏忠贤那样折辱东林党人,更没有大搞株连。

这一手显然比魏忠贤高明的多,在铁的证据面前,东林党人再牛也得低头认罪,完全没有申辩的余地。

李景对东林党人处罚的并不严厉,令东林党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李景并不想把东林党人怎么样。大多数东林党人认为,只要过了风头以后,便可以东山再起。

而李景要的就是他们这种反应,李景趁朝廷上下的官员们还没反应过来,抓住时机整肃各部衙门,把那些无用的官员扫地出门,彻底掌握朝中大权。

李景完全掌握了朝廷的局势之后,也并未对东林党人下手。

李景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大明弊政太多,一下子搞那么多事情出来,大明非乱作一团不可。

当务之急是整编军队,得先掌握这个最大的国家机器,然后再取缔东厂和锦衣卫这两大特务组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鸿蒙天帝

微微鸿气

白首太玄经

小盗非道1

渡劫天功

五马千

地主凶猛

妖媚动人

不朽巫师

观海公子

穿越聊斋之后

剑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