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阿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三个难点的解决方案,重生之我是阿斗,我不是阿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么多年来,他和鲜卑人真刀真~枪干了无数次仗,还有一次又一次游走在鲜卑、乌丸各部落中斡旋、拉拢分化,这才在北疆慢慢建立起他的威望。可以说,“鲜卑校尉”这个称号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的,甚至可以说,他是在民间先有了这个名声,后来曹丕才为他正名的。
他的名字对鲜卑人有极大的震慑力,附近几个郡县的汉民对他也非常尊重和拥护,相应的,这些郡县的郡守和县令对他虽然不能说是马首是瞻,但是凡事还是会给几份薄面的。
现在田豫的儿子亲自出马,他们当然也是要认真对待的。在得知田豫是真心实意归顺蜀汉后,他们的态度动摇了,他们都知道田豫是个有本事、有眼光的人,既然他都选择了蜀汉,那么就说明,蜀汉的确是值得投靠的对象。最终在考虑再三后,他们放弃了骑墙的作风,响应田豫的号召,答应归顺蜀汉。
有了这些地方官的帮助,第三个难点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迁徙、转移百姓,这是属于民政方面的事情,要办成这件事,也非有这些地方官配合不可。对于城外这些百姓的安置,关兴给了他们两条路。
第一条是让那些地方官将他们收拢进城内。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当然也是临时性的措施,等仗打完了,他们就会出城,返回到他们在城外的土地上,继续耕种,继续生产粮食供养城里的人。
从他们供养城市这个意义上来说,城里的人是有义务庇护、救援他们的。不过这条路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原因是城外的百姓太多了,城里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且城里的存粮也不够这么多人消耗。
一旦出现缺粮的情况,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于是,关兴给百姓们安排了第二条路,那就是移民。关兴在内长城的南边找了很多丢荒的耕地和村庄,安置这些移民。
兵荒马乱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丢荒的耕地,有些地方的人为了躲避兵灾,甚至整村人都逃光了,第一师一路走过来见过不少这样的地方。这些地方既然已经成为无主之地,那就最适合安置这些移民了。
关兴给了那些移民很大的优惠,例如田亩以数倍的面积置换,例如答应他们提供种子、农具、耕牛等等条件。在关兴许与极大的好处后,还是有不少百姓愿意走移民这条路的,特别是一些本来没有田产的人,他们如果移民,可以平白得到一些土地,这样的好事自然吸引了大批无产者。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愿意走这两条路的,故土难离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之一,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种观念更重。也有些人不是不想离开,而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太老或者太弱了,使得他们无法再作长途旅行。
对于这些人,那些下乡做劝说工作的基层干部,喔,或者说是衙役、乡长、保长等,会尽力劝说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不及时离开,等汉胡开战后,这里很可能会被战火波及,很可能会连累他们丢掉小命。
如果他们还是不听,那也只能让他们听天由命了。路是自己选的,他们既然不选择关兴给的两条生路,偏要选第三条死路,如果他们以后真的被鲜卑人杀死,或者被燎原大火烧死,那也怨不得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