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冷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蛟龙级巡洋舰,妖清,独孤冷者,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公斤的炮弹对于普通的大炮来算不得重炮,但是推送这般重量的魔核炮弹出膛,却是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炮弹的内部装置是否会在炮弹出膛瞬间因为炮膛高压产生的巨大推送力而引发内置魔核被提前引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便会出现所谓的炸膛事故。为了避免炸膛事件的发生,魔核炮弹的内部设计就必须相当精巧,这其中便涉及了一些所谓的核心技术。眼下,张家并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核心技术。虽然以张林的能力,他有办法通过改进炮膛等方式提升魔法大炮的射程,但在完全吃透魔核炮弹之前,张家自产的一级魔法炮的射程暂时只能有一千多米。以张林机械专业出身的底子,完全吃透魔核炮弹技术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需要时间,张林麾下的铸炮师们也需要时间。

魔法大炮底座的魔力输出大小是可调的,通过加大魔力输出,增大大炮底座炎爆术的威力,便可大幅度地增加膛压,从而提升炮弹初速度。通过增加大炮的口径,可以提高炎爆燃气对炮弹的做功面积,从而使得炮弹获得更多能量,在炮弹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提升炮弹初速度,继而提高射程。增加炮管长度,可以延长炮膛内炎爆气体对炮弹的做功时间,也可以提升炮弹初速。

飞龙号仅是五百吨吨位的小型战舰,根本没有太多的空间来安置体积较大的大炮。更大口径的大炮,便意味着更大的后坐力,意味着更重的炮重,根本不适合五百吨的小船。再加上魔核炮弹的核心技术目前还没能被张林和他的项目组完全摸透,所以在设计之初,张林打算暂时只给飞龙舰安装八门只能发射实心弹的魔法大炮。建成后的飞龙舰,则是充当训练舰,并用以测试武装型飞龙号的战斗性能。待后期张家完全吃透魔核炮弹的核心技术,再考虑是否给这些训练舰换装。

暂时舍弃了魔核炮弹,纯粹追求着射程与射击精度,在张林亲身参与之下,同时也经过多轮的测试与改良,先后经历了滑膛炮、线膛炮、前膛炮与后膛炮的一系列尝试,张家自产的以四级火系魔核为底座核心的魔法炮的有效射程终于突破了四千米,而且射击精度也得到了质的提升。虽然张家自产的魔法炮目前只能发射实心铁弹,但这段艰难的铸炮历程,却是让张家的铸炮工艺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让张家拥有了首批技术合格的铸炮师。对于这一点,张林很欣慰。

张家船厂扩建四个两千吨船坞已经建造完成,这让张家船厂具备了建造两千吨大型船只的能力。飞龙号性能虽好,但在张林眼中终究是小船。毕竟,在设计武装飞龙号的时候,张林就已经发现,这种长45米宽仅7米的飞龙号,在设计给船上上安置魔法炮的时候,都必须将战船两侧的魔法炮进行交叉安装,即在左侧的某个位置安装上一门魔法炮之后,右侧对应的那名魔法炮便只能在右侧的下一个位置安装。没办法,船身太小,只能选择这种交错安装炮体的方式。为此,张林甚至考虑过减少船炮的数量。还好张林的强迫症并不是太强烈,否则飞龙号两侧大炮的这种不对称,会让张林抓狂到死。

鉴于自家船厂的两千吨船坞已经扩建完成,张林决定尝试性地设计并建造两千吨吨位的巡洋舰。之所以说尝试,是因为张家船厂根本没有建造千顿大船的经验,张林这个机械系的高材生虽然能够拿出舰体完美且结构合理的船舰设计,但对于建造巡洋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很多技术他却是不甚了解。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是冒着建造失败的危险,张林也必须迈出这第一步。用张林的原话说,那就是权当为船厂积累建造大型战舰的经验。

对于这种两千吨吨位的较大型战舰,张林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去建造什么铁甲舰,他直接越过了铁甲舰,而是直接选择建造装甲巡洋舰。身为穿越人士,他很清楚未来军舰的发展趋势。铁甲舰,速度劣势太明显,造价还贼高,只能是挨轰的赔钱货。而纯粹的无装甲巡洋舰虽然有着速度优势,但生存能力实在是太差,随随便便挨上两炮立马就废了。而增加带有水线装甲防护的装甲巡洋舰,则是在保存了较大速度优势的前提下,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而且造价也比铁甲舰要低上不少。

张林设计了一款被命名为“蛟龙级”的装甲巡洋舰,预计排水量2300吨,舰长86米,宽12.5米,吃水深4.5米,计划采用三台蒸汽机提供组合动力,具体时速需要视蒸汽机功率情况而定,若采用当前已经技术成熟的1600匹马力蒸汽机,预估时速在16节,若是到时候安装动力组的时候,每台蒸汽机功率达到了1800甚至是2000马力,预计时速将可能达到18节甚至可能是19节。蛟龙级被设计装备四门二级魔核炮和八门作为副炮的一级魔核炮。作为主炮的二级魔核炮的口径待定、射程待定,并会尝试使用双联装火炮技术。

另外,为了提高魔法炮的射速,张林决定尝试一下弹簧式和水压式制退复进器。

经过对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设计,张林不得不成立一个又一个的项目组:魔核炮弹仿制组、二级魔法炮性能测试项目组、双联装制式研发组、制退复进器项目研发组、蒸汽机动力改良组,等等等等。

面对这一项项需要进行项目攻关的技术,张林对人才的渴望便变得愈加强烈。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这大清朝的科技底蕴,实在是薄了。为了能够早日突破相关技术难点,张林不得不亲自参与其中,并不时给出一些关键性建议,并为一个个项目组指明那研究的方向。张家旗下目前有着八千多工人,这八千多工人之中总会有一些头脑灵活一点就通的聪明人物,而这些聪明人物经张林稍稍一提点,当即就展现出了相关领域那惊人的天赋。另外,这些工人中毕竟有着不少从事过相关行业的近代人才,这些稍稍有点底子的近代人才,很快便被眼尖的张林给挑了出来,并将其当成瑰宝一般大力地加以培养。当然,对于项目研究经费这一块,张林从来都是不遗余力。

不过,哪怕是在如此薄弱的科技底蕴下,张家工厂的技术工人却是依旧给张林带来了惊喜:经过几个月精心研发与改良,枪械研发项目组终于在zuolun式魔法步枪的研制上,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让你窝心

大明神相

镔铁

大唐第一家丁

君如意

重生功德箱

难民猫

在漫威里打造旧日支配者

云悲海思77

任君独孤天下

一魔温婉